1969年10月7日 历史学家陈寅恪逝世
1969年10月7日,历史学家陈寅恪逝世。陈寅恪(1890~1969)中国历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父陈三立,光绪年间进士,晚清著名诗人。1902年赴日本求学,后因病回国。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社会经济部、美国哈佛大学等学府专攻比较语言学和佛学,达10余年之久。1925年起,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英国牛津大学担任教授。
1952年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在此期间,他还当选为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历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培育出大批人才。其谨严的治学态度和待人坦诚的品格,深受中外学术界敬重。
陈寅恪的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发表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后经修订分别辑入《寒柳堂集》和《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中。专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1993年4月,《陈寅烙诗集·附唐筠诗存》出版,收集了至今可见的陈寅恪50余年的诗作,并将其夫人唐筠诗收为附录。
1860年 10月7日 英法侵略军火烧圆明园
1885年 10月7日 丹麦物理学家尼·玻尔诞生
1910年 10月7日 全国掀起国会请愿高潮
1913年 10月7日 亨利·福特建立了第一条装配线
1931年 10月7日 南非大主教、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图图诞生
1936年 10月7日 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1937年 10月7日 薛岳兵团在万家岭歼日军万余
1939年 10月7日 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日军被击退
1949年 10月7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
1986年 10月7日 北京第一所弱智儿童养育院开学
1986年 10月7日 军事家刘伯承逝世
1986年 10月7日 美国发现最古老的恐龙化石
1993年 10月7日 《明报》记者席扬因窃取国家秘密被逮捕
1993年 10月7日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
1995年 10月7日 我国试制成功“洋底探测系统”
1995年 10月7日 美制成电子密码戒指
2001年 10月7日 中国男子足球冲进世界杯
2001年 10月7日 阿富汗战争,塔利班政权崩溃
历史上的今天10月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3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4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5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6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7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8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0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1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2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3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4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5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6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7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8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9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0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1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2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3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4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5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6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7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8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9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30日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