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4日 锦州市委书记张鸣歧夜勘险堤时牺牲
1994年7月13日,辽宁省锦州市、朝阳市等地普降暴雨,大凌河洪水陡涨,14日凌晨1点多钟,中共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一行11人在勘察大凌河险堤灾情时不幸被洪水冲散,张鸣岐同志不幸牺牲。
7月13日锦州市内两条主要河流河水猛涨。大凌河水流量超过大堤防洪能力近一倍。正在沈阳开会的张鸣岐当晚赶回锦州,指挥全市抗洪抢险。20点30分,张鸣岐和其他市领导先后来到位于市区的小凌河桥南大堤和桥西北侧堤岸察看水情,指挥抢险工作。
晚上10点半左右,张鸣岐一行数人赶到受灾严重的凌海市。急于了解灾情的张鸣岐前往勘察几处险堤,先来到大凌河公路桥上。这时,河水流量已超过每秒1.2万立方米。张呜岐又和凌海市委书记薛恒等11人来到最易决口的城北尤山子村一带察看,正遇村东侧大坝决口,洪水淹没了道路,在齐胸深的水中跋涉时,一道大浪打来,张鸣岐等11人被洪水冲散、淹没。凌海市委书记薛恒等8人被闻讯赶来的解放军官兵拉了上来。张鸣歧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94年7月18日上午,锦州市数千名干部、群众冒着风雨到殡仪馆为在抗洪抢险中以身殉职的市委书记张鸣岐同志送行和表示深切的悼念。
张鸣岐同志的遗体覆盖着党旗,安静地躺在花丛中,两旁放满了各界人士敬献的花圈、挽联。受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7月17日给中共锦州市委打电话,对张鸣岐同志不幸以身殉职表示深切悼念,并对张鸣岐同志的亲属表示慰问。
在锦州仅仅工作7个多月的张鸣岐给锦州人民留下了深深的怀念。
锦州人民不会忘记,张鸣岐同志倡导全市开展解放思想、富民强市的大讨论。他创造性地把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同锦州的实际结合起来,为推动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鞠躬尽瘁。
锦州人民不会忘记,半年多来,他用大部分时间深入基层,极力倡导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哪里最艰苦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为振兴锦州而努力工作的誓言。
人民的书记人民爱。上午8点多钟,通往殡仪馆的路边就有数千名群众伫立在雨中,要为他们的好书记送行。来自众多企业的工人在路边举着近百条白色横幅,深情的语句寄托着他们的思念。为张鸣岐同志送行的活动持续一个多小时。
1789年 7月14日 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土底狱
1889年 7月14日 第二国际成立
1913年 7月14日 世界最早的选美比赛举行
1917年 7月14日 中国第一俱乐部“大世界”开业
1918年 7月14日 安福系控制各地国会代表选举
1918年 7月14日 胡适撰文大谈贞节问题
1918年 7月14日 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
1927年 7月14日 宋庆龄发表脱离武汉国民政府的声明
1931年 7月14日 经济危机使德国多家银行倒闭
1942年 7月14日 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兰姆伽整训
1945年 7月14日 中共特工张露萍被杀害
1960年 7月14日 日本首相岸信介遇刺
1964年 7月14日 香港影星林黛自杀
1964年 7月14日 我国文艺界“大批判”浪潮迅速扩展
1972年 7月14日 通货膨胀取代能源危机引起关注
1976年 7月14日 坦赞铁路通车
1986年 7月14日 流线型设计先驱洛伊去世
1988年 7月14日 东德滑冰明星维特告别奥运会
1997年 7月14日 纳拉亚南当选印度新总统
1998年 7月14日 厄尔尼诺肆虐全球
历史上的今天7月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3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4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5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6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7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8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9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0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1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2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3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4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5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6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7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8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19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0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1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2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3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4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5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6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7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8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29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30日
- 历史上的今天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