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4日 我国科学家提出生命起源新说
生命从哪里来?我国科学家赵玉芬和曹培生在第11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上,用严密的理论和大量的实验结果,从化学模型、数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三个方面证明:氨基酸和磷的化合物——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国内外一些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揭开了生命起源这个和进化史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类似的千古之谜的谜底。
长期以来,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两大派别。蛋白派认为蛋白是生命的起源,先有蛋白后有核酸;核酸派则认为先有核酸后有蛋白。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赵玉芬和她领导的实验室,在从事磷化学的研究中,不仅发现磷元素在生命化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磷是生命化学过程的调控中心,而且在大量实验中发现磷酰化氨基酸具有自我催化作用,即磷上酯交换、磷酰基转位及自身长大现象。
自1991年起,赵玉芬和合作者、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曹培生共同提出:磷酰化氨基酸是蛋白和核酸的并同起源。作为最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磷酰化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它既可以自身组装成蛋白,同时可以与核苷合成核酸。
赵玉芬等人的研究在国内外生命起源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执行委员拉茨卡诺·安东尼奥等权威科学家认为,赵玉芬的报告是一项“激动人心的重要成果,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很有价值”。瑞士的路易斯教授从事生命起源研究数十年,他对赵玉芬说:“我花了30年的时间寻找能自我进化的分子,但没找到。现在你们找到了,你们成功了,我向你们祝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成都计算所研究员张景中也认为:“这毫无疑问是一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根据实验结果而归纳建立起来的一个(数学)公式,用高度简洁的数学形式,概括地阐述了磷与核糖和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公式在数学上是合理的,在化学上有丰富的内容。”
据悉,这项研究成果在生物工程、基因治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1900年 8月4日 中国东北瑷珲城火烧案
1906年 8月4日 京剧剧本首次结集出版
1912年 8月4日 美国海军陆战队开进尼加拉瓜
1913年 8月4日 孙中山等大批党人出逃日本
1913年 8月4日 熊克武在重庆宣布独立
1931年 8月4日 长江暴发特大洪水淹死十四万余人
1942年 8月4日 中国远征军全部退出缅甸
1944年 8月4日 日军大规模掳掠劳工
1966年 8月4日 曹汝霖病死
1949年 8月4日 程潜、陈明仁率部起义
1974年 8月4日 江青树立小靳庄为“批林批孔”新典型
1996年 8月4日 第26届奥运会落下帷幕
1998年 8月4日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全面启动
1998年 8月4日 中国人首次登顶博格达峰
历史上的今天8月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3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4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5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6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7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8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9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0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1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3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4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5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6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7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8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9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0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1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2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3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4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5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6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7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29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30日
- 历史上的今天8月31日